3月2日下午,在高新校区学贤馆底楼大会议室,举行了“近三年新进教师校本培训会”,内江六中副校长、兴隆校区执行校长、正高级教师、特级教师游玉旭为老师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专题讲座。
(校本培训会现场)
游副校长首先希望老师们能在学生面前展示自己的“德”、“学”、“才”、“识”。在“德”上要对自己正确选择的一种坚持,要有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执著坚守;在“学”上要争取做到向哲学要高度,向学科史学要深度,向相关学科要宽度,向专业要精度,向新兴学科要新度;在“才”上让自己要有才气和多才多艺;在“识”上争取做到有识别力、辨别力,不人云亦云,要有独立的人格。
(学校副校长、兴隆校区执行校长、正高级教师、特级教师游玉旭作专题讲座)
游校长在极富感染力的开场白后,从一堂好课的标准、如何听课、如何评价一堂课三个方面为老师们做了专业解读。
游校长讲到,一堂好课一般要有:教学目标、教学组织、师生关系、教学效果、教师教态、教学语言、板书设计、教学课件等八个方面。游校长谈到:一堂课首先要有基于国家课标的准确的教学目标,不能随意制定,教育组织要流程有“序”、有恰当的“量”和“度”,课堂中师生关要像萧伯纳所说的“我不是你的老师,只是你的一个旅伴而已,你向我问路,我指向我们俩的前方”,教师要学会“置疑”,学会“留白”,学会让学生思考,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,培养学生的深度学习习惯。同时教师要有自然得体的教态,要有精准的教学语言,要有精气神,要有风趣幽默的智慧,要培养自己端正规范的板书,学习更好的信息融合手段等,更多维度的向学生展示教师自己的综合能力,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。
(与会教师认真听讲)
(与会教师认真听讲)
(与会教师认真听讲)
(与会教师认真听讲)
高二语文组曾雨绮老师在听了游校长的讲座后分享了她的感悟:“听完游校长今天的分享,我感到受益匪浅。其实,听课和评课就是关注两大主体:教师和学生。今天游校长重点提到了学生的“深度参与”问题,究竟怎样的教学才可以让学生产生记忆,心理学中有一种记忆理论,那就是兴趣产生记忆。一堂课应当是以教师为主导,学生为主体,教师就像一个主持人,起到的是穿针引线的作用,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去参与,激发学生的创造力,让知识转化成学生的智慧,而教师的作用就是调控整个课堂,在学生犯错时及时指出,在课堂出现意外状况时及时调节,引导学生达成教学目标。实际上,知识不等于智识,教学目标当中除了看得见的知识,还应有看不见的智慧、能力的培养。一堂好课说到底最终的评价标准就是学生是否有所得,不管是哪一种教学方法,只要能最终增长学生的智慧,让学生成为更好的人,才是真正的好课、真正的教育”。
培训会最后,游校长以自己作的一首诗,寄希望年轻老师能努力提高自我,接过内江六中蓬勃发展的接力棒,成为内江六中“育国家栋梁”的中流砥柱:
中流击水人,
涉江采杜蘅。
杜蘅深山里,
遗楫复攀登。
图/文:内江六中高新校区
教研工作部